|
超市的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1、商品购进时 超市属于零售业,入库产品采用售价金额入库。由采购人员根据购货发票填制商品验收单(入库单),商品验收单(入库单)要有超市负责人、商品验收人、采购人、微机录入人、主管会计签字,进货单金额应与微机录入单进金额一致,出纳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单据予以付款并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验收单售价合计)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实际支出采购成本) 商品进销差价(验收单进销差价合计) PS:实际支出的采购成本包括:货物的价款、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运输费用、挑拣费、搬运费、途中损耗等入库前所发生的所有成本。 2、商品销售时。 销售采用每日核算,根据每日电脑提供的销售统计表及收银员收款统计表同收银员实际交款单核入账,确认收入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电脑提供的销售统计表) ps:超时中难免会出现电脑提供的收款额与收银员交款单有差额。一般情况长短账,计其他他应(收)付款借项或贷项。如超市业务及收款形式多样,可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等最终责任敲定归属后在做入账。 3、月末利用售价计算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超市按照货物的出库价格确认成本,那么超市货物数量多,种类多,很难做到时实盘点,由于货物一直处于销售中,即使实时盘点,也很难准确的确认某一个时点的销售成本。所以超市采用售价确认成本,通过不同商品进销差价率预估主营业务成本。 进销差价率=(上期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期进销差价发生额)÷(上期库存商品期末余额+本期库存商品发生额)X100% 本期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进销差价率 根据进销差价计算单作会计分录:(月末根据计算出来的进销差价率计算进销差价,差价计算单要有计算人及复核人签字。)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售价) 借: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或 借:主营业务成本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售价) 4、计税 小规模增值税=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征收率或(1-税率)(小规模一般月末或季末征收,季末征收的也应当按月计提)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本期应税收入×(1-税率)-本期剩余可抵扣进项税 PS:超市收入税率并不统一,既有13%的销售货物税率,也有为商家提供服务的税率。同时也有免税商品。这些收入需要分开核算,不能区分则全部按13%税率计算。 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其他税金计算及会计分录: 城市维护建设税=本期增值税*税率 教育费附加=本期增值税*税率 地方教育费=本期增值税*税率 借: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 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税金及附加——地方教育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 ps;因前期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时,并未将税费考虑入内,月末计税时应当把不属于主营业务收入的税费转出。 5、结转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6、收取商家入场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7、超市发行提货券 借:银行存款 贷:合同负债 核销提货券时 借:合同负债 贷:主营业务收入 8、超市采购费 超市采购费用如采购商品的运输费、搬运费等可以计入商品成本,用于冲抵进销差价,也可以采用简化处理方式,直接计入销售费用。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9、超市水电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10、支付的房屋租金 支付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每月摊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付账款 11、职工或劳务人员工资 ①、收银员、理货员 借:主营业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②、保安、会计、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等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③、外聘兼职人员发单页,或上街宣传。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银行存款等 12、展台费、商品宣传费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来源:张章说分录 |